咨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建设儿童之家

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邓艳
【摘   要】: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儿童与成人的生活环境是有所区别的。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帮助儿童能够良好发展的环境,蒙氏说的最具体的就是:“儿童之家”,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关键词】:环境、儿童之家、蒙氏教室
【正   文】:儿童所需要的生活环境要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一切要以儿童为中心。建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是要能够提供给孩子发展机会,这种环境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                             
    一、所谓的“儿童之家”,它必需要像个家
也就是说,教室不能单单只有桌子、椅子、午休的床等等简单的必需品,它必须有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功能不同,对儿童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孩子可以在相应的区域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并能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和小摆设,尽量的营造家的氛围。“家”中的主要区域是智力活动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较小的卫生间、书房、餐厅、会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让孩子活动和生活的空间,所以只是需要你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气氛。
目前有些幼儿园再给班级命名时就花了些功夫,比如天使家、真爱家、良善家等等。在班级名字上就给人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幼儿在说自己班级名称时就感觉自己回到家一样。在进入教室时需要换鞋,就像回到家要换鞋一样。对老师的称谓也不再是某某老师而是某某姐姐、某某妈妈,称呼老师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敬畏感,边个称呼让孩子感觉更加亲切,更加舒适。这样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由于幼儿园的面积影响,有的教室不能够具备所有家庭所具备的所有区域,园内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几个班级公用一些区域,这样还能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以及在园内的户外可以给每个班级划分一些区域让幼儿参与种植蔬菜,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孩子更加喜欢他们的“家”,他们的幼儿园。 
 二、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家”中设备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不但教具内容要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所有的硬体设备也都以孩子的高度为标准,因为在儿童之家内,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完成。孩子在蒙氏教室里所能接触到的东西必须以他们的尺寸以及他们能够接受的重量来设计,这样他们在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下面我们就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说起:
食:吃饭的桌、椅、匙、抹布、手布,喝水的水杯……等,都应适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设想:从孩子一上饭桌,到吃饭完后下桌的中间会经过哪些程序?而哪些是过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们的大小、轻重等等,都必须是适合孩子使用的。
衣:是否已为他安排了一个高度适中的衣柜,让他可以轻易地打开,将自己的衣物放入、挂好……。在娃娃家里面的娃娃,是不是他们年龄段所喜欢的,娃娃的衣服他们能不能自己把它脱下来、穿上。
住:孩子桌椅的高度要随孩子的成长而准备、改变,孩子休息床铺的大小,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否适合孩子。铺被的尺寸、厚度是否适合他们,以及随着天气的变化,温度的高低是否每个教室都具备空调。这样养孩子住的舒服,身体健康。
行:除了为他安排了各类适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门外安排了一个鞋柜,可让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齐,以及换鞋的凳子。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有两到三层楼高,楼梯就成了每栋教学楼的必备,楼梯的每步梯高是多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尺寸。楼梯是否防滑楼梯扶手的高度,孩子能不能够得到。地面的地砖是否防滑,如不防滑要采取何种措施来避免孩子摔倒。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考究。
三、所有的园区布置都必须要安全、美观、有秩序。
做幼教工作的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安全高于一切,在开展一切活动之前都必须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如果孩子在园内出现了安全事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所以我们的所有硬件设施,必须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给孩子用的椅子,应避免用夹层的,因为孩子还无法控制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夹伤,最好是固定型的。陈设的架子是否稳固,门是否钉牢等等,都是教育者必须细想周虑的重点。
    要想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养成他爱好整洁的习性,设备布置的美观与否也是重点之一。应该要朴实亮丽,而不是“昂贵的,就是最好的”,太过的奢华耀目或复杂灵巧对孩子并没有好处,只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实用的最好。
“有秩序”,并不只是说每样东西都有条不紊。而是更进一步地指陈设的顺序,都经过成人考量过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及归还是否能够方便而言。因为秩序对幼儿的意义重大,幼儿会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容易经由“自己的观察”,找出自身之外物与物以及自己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时,有秩序、爱整洁的习性,也都是经由美好的环境而培养的。
四、“家”的生活化。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强调“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如练习走路,正确的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做针线活,倒豆子等。蒙氏的生活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
    低龄孩子经常做些“舀”的动作(舀豆子、舀珠子等),待手腕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自己动手进餐,不再需要成人的协助了。经常做“穿珠子”的动作便会穿针为自己缝纽扣了;经常做“倒水”的动作也可使幼儿学会为别人或自己沏茶等,满足儿童自我生理需要,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
    儿童经过多种生活化训练后学会如何获取及制作食物使自己不受饥饿,帮助自己穿戴整洁去保持适当的冷暖,并且帮助整理环境等。不再需要成人的协助,这些生活的事对儿童来说会变的越来越简单,轻松而快速。即使是孤单一人也可生存下去,正所谓“人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
    能促使儿童身体系统的发展,某些“小肌肉群”的练习动作(左右手抓、倒、舀、穿等)可促使人体左脑和右脑系统的发展。某些“大肌肉群”的动作(例如搬桌椅、拎水、擦洗物品等)可以使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肌肉群”高度有机的协调起来,促进其肢体整体发展。
    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通过“生活教育”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开关门的方法;学会了沏茶的方法;学会了制作食物的方法;学会了自然行走正确打喷嚏、拿取食物的方法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具备了相当的礼仪习惯和实际能力。
在幼儿园里进行了这些练习后,回到家也可以尝试利用简单的生活用具进行蒙氏的“生活技能练习”,蒙氏的“生活技能练习”可在2-3岁幼儿中循序渐进反复多次练习,只要孩子自己有兴趣,可以没有年龄界线,也可以重复的练习。
五、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
    在蒙氏工作前,老师都会带领孩子进行走线活动。走线活动的主要目的时让幼儿安静下来开始工作,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为了保持平衡,孩子会像钢索演员那样竭尽全力稳住自己,不同的是孩子们不用担心有什么危险,因为“钢索”是画在地板上的。老师自己也做这样的练习,因为老师要向孩子们展示她如何放脚,孩子们就会跟在后面模仿,根本不用她去解释什么。刚开始时,只有几个孩子跟在后面,向孩子们展示了该如何行动后,老师就可以离开了,让孩子们自行练习。这样就调动了孩子的自主性。大部分孩子都会继续走下去,非常小心地让自己的脚去适应老师刚刚示范的动作,竭力保持平衡,让自己不要从线上“掉”下来。线上站满了摇摇晃晃找平衡的孩子们,他们沿着线一直走。仔细地看着他们的脚,脸上一副非常认真和专注的神情。
同时我们也可以播放音乐来配合孩子们的练习,选择一个非常简单的进行曲,进行曲的开始节奏不要很明显,但要能给孩子们伴奏,激发孩子们的自发努力意识。
    当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会把握自己的平衡后,他们走起路来就显得异常标准和完美,并且,除了步法的镇静和从容外,他们还获得了身体的不同寻常的优雅仪态。
在这样轻松的环境里孩子学习会非常的愉悦,同时它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快。家、园环境都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进行儿童教育时都可以迎刃而解。

走进瑞琳| 教学特色| 咨讯中心| 家长园地| 教师天地| 活动锦集|

页面版权所有: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 (原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路瑞江花园103-104号 电 话:0510-68862688 18351568030
备案号:苏ICP备20034713号-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