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是2012年9月进的工作坊,她那时2岁半,在那之前,她已经上了大半年另一家蒙氏幼儿园。2015年9月,Coco5岁半,为了确保某园的小学学位,她比原定的计划要提前离开工作坊,去了某园的学前班。
深圳某园是一家国际学校,它的母校在全美已经有18所,都以学业要求严苛在美国出了名,硅谷很多父母是削尖了脑袋把孩子往这所学校送。因为某园教学风格是超前教育,所以虽然Coco去上的学前班,但是有些科目难度已经达到小学一、二年级。我也确实体会到这所学校对学业要求很高,对学生的管教也比较多的规则。我猜测某园可能有中国公立学校的感觉,但毕竟我没有送孩子去过公立学校,所以也不好妄下结论。今天我就只说说Coco从蒙特梭利幼儿园到国际学校的过渡情况。
纪律与服从:
前2个月,孩子在学校过得懵懵懂懂的,以前在工作坊十分自由,新的学校是什么规则她完全搞不清也不当回事。所以老师多次和我投诉这孩子不听从,她各个教室乱窜,上课时比较随性,做自己的事情,当老师喊孩子们时,她如果手上事情没做完,她理都不理老师,可能相比其他传统幼儿园里出来的孩子,Coco这些自由随性的行为特别夸张和明显。作为家长,我一是感觉调教孩子这种事情老师是专业的,我除了给孩子一种对上学心态正向的引导,并不想干涉太多,二是我内心也不希望老师太过强调“服从”从而抹杀孩子天性。说实话这头两个月是我们家长最不安的两个月,其实孩子在新学校玩得很开心,但似乎家长更需要一个过渡期去接受新的学校风格。
但是两个月以后,情况大为改观,Coco在理解了新规则之后,她有几点特点让她很快表现优异起来:
1、蒙氏孩子的自控力比较好
只要她内心愿意,她比较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欲望、和情绪;
2、蒙氏孩子对规则很重视
蒙氏孩子对规则的遵守不是因为有老师或家长监督,而是他们认为遵守规则很重要,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对规则的看中都超越个人的欲望(所以我非常害怕过多的没有意义的规则会伤害他们对规则的尊重,沦为对监督者的权威的害怕);
3、蒙氏孩子主动、积极、正向
蒙氏孩子从小的教育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所以反而更加积极正向,对自己要求会比较高,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因外界压力而学习或做事;
所以后来Coco的表现评语大部分都很不错,我觉得家长的放轻松也很重要, 虽然我每天非常想知道她在学校的表现,但是十分克制,几乎不和她谈论表现如何,只谈论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回头自己不动声色地偷偷看看CJ。
社交:
可能因为蒙氏混龄的缘故,Coco的社交性很强,从她自己的K年级到2年级,她都有认识的朋友,每次去接她放学,她都会和各种各样的学生、老师打招呼。所以从社交性来说,这些孩子真的一点都不用家长担心。
数学:
这一开始是最让我头疼的事情,因为我发现别人家比Coco小一岁的孩子10以内加减法都是随口报出答案来的,Coco还要掰着手指算半天。但是2个月以后差距就不是那么大了,因为他们学校的数学难度上升很快,很快就从加减法跳到了奇偶数和几何,过去的差距只是在于心算和速算能力,但国际学校并不强调这个(这都是计算器能做的事情),而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数学的抽象和规律掌握,蒙氏孩子有了以前操作直观教具的基础反而会更有优势,所以到目前为止Coco的数学成绩从未落后过。
英语:
某园很强调孩子的阅读,不得不说蒙氏班学习辨音和phonics是帮助孩子早一点可以开始英语读写的很重要的基础。Coco在进入某园后就开始刻苦学习sight words,这是几百个必须死记硬背的常用单词,老师对此要求非常严格。在掌握这些单词后,她已经可以开始写一篇英语短文而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环境对于英语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重要,没有英语环境,语感不形成,很多时候单词量即使足够,看到会念,想到却无法说。所以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还是让孩子学好英语的根本的根本。
写字:
蒙氏是用写字板练习孩子的手腕控制,Coco一开始在学校的CJ写出来都是巨大的字,后来她开始懂得美丑了,现在越写越好。有时候她还会翻之前的CJ自嘲说,“我以前写的字好丑啊!哈哈哈~”
(下图是15年10月和16年3月的CJ对比,Coco自己翻给我看的)
Coco也就是最近才开始学写中文,她学习写中文字的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想。
(我本来以为她今年内都不一定能写好她自己的名字)
总之,我非常庆幸Coco能在工作坊度过了她幼年期重要的三年,她的性格、心态和习惯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塑造,很多基础也在那里奠定,更重要是作为家长我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蒙氏教育是真正的符合人类发展的教育,它鼓励每个人按自己的特点和进程发展,发挥向好的天性,这像极了很多现代科技公司的管理风格,而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很符合新型现代公司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而传统教育就有点类似工厂和专政国家,管理者设定严格的条条框框只为了减轻自己的管理复杂度,将形状符合的留下,将不符合的淘汰掉,结果教育出来的“优秀”的人,到了新型现代公司并不是那么好用。
当然孩子的教育最重要还是家长的参与,如果我们只保证他们吃饱喝足不生病,而不去在意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成长,任何教育也帮不了忙。
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理想的蒙氏小学和中学,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送孩子继续接受蒙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