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李娇 自然材料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陶行知思想为依托运用自然材料进行美术活动。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美术素材,作为老师应有效利用自然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兴趣,实现美术活动与大自然的有机融合,帮助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自然材料、美术活动、运用、创造
    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往往采用的是教师提供范画,幼儿进行模仿,或者就是简单的进行泥工活动,长期以往,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会大大减弱。如何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之丰富多样的表达是我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经常思考的问题。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幼儿对塑胶场地旁掉落的树叶很感兴趣,几个孩子捡起了树叶,围绕它的颜色、外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激发了我的灵感:“是呀,孩子们这么喜欢树叶,那我们何不把它画出来?”于是我带着孩子一起在塑胶场地上捡树叶,进入教室后,我们把这些叶子蘸上不同色彩的颜料印在画纸上,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这一小小的事件让我深深了解到:让幼儿运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和运用白纸绘画这种枯燥的材料进行创作的差异。运用白纸绘画的形式,幼儿虽然熟悉,但渐渐地幼儿对这种形式就会失去兴趣。大自然提供的材料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独特的美感,不同形式的自然材料和独特的美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留心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希望将这些自然材料运用到幼儿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选择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的自然材料,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可是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材料那么多,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收集到的自然材料又该如何运用呢?
一、收集生活中的自然材料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通过直接感知而形成,只有让幼儿参与到收集材料这一环节中,才能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创作的灵感。在我们的生活中,石头、树叶、树枝、花朵等事物是幼儿随处可见的,这类材料的提供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容易引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1.动员家长的力量
让家长了解自然材料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幼儿和家长利用平时周末的时间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去公园或者附近的乡村抱一抱大树,听一听鸟的歌声,闻一闻花的芳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和爸爸妈妈可以一起去河边看看鱼儿,听听水声...孩子们可以带上环保袋,捡一捡石头、树叶、花朵、掉落的小果子等等,既感受了生活,又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2.利用幼儿园的资源
(1)运用自然角资源
    我们每一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然角,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蔬菜,除了有常见的土培植物,还有不少的水培动植物呢。孩子在自然角中,可以为它们拔草、浇水、除虫,还可以每天做着观察记录。
(2)利用户外活动时间
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我也会带领着幼儿在走一走、看一看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
二、源于自然材料的创作构思
    不是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能直接制作成美术作品的,例如;石头、松果之类的材料,这时候就要想办法去改造。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公园捡各种各样的石头,当我将石头带到幼儿眼前时,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让孩子自己去把玩石头,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了解石头的性质和特点。在玩的过程中又对孩子进行引导,例如: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形态进行构思,有的长得圆圆的、胖胖的,可以画上绿色和黑色,变成大西瓜。
    一个小小的启发,幼儿的灵感源源不断的流出,画出了各式各样的水果。也有幼儿觉得石头长得像人的脸,就在上面画眼睛、鼻子、嘴巴等,一个个可爱的小人就出来了。又如在公园里捡的松果,幼儿在把玩松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这个松果看起来像什么?可以用它做什么?在构思之后,幼儿进入了美术创作阶段。但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加之年龄较小,他们很难说清楚自己想创作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在创作之前教师可以开展大量的美术欣赏活动,鼓励支持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工具,帮助幼儿进行创作,并对他们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开展多样化的美术创作活动
    在认真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后,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把玩、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作品就诞生了。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现,敢于创造,把自然材料表现得淋漓尽致。
1.自然材料在色彩中的运用
(1)拓印
    可以利用幼儿收集来的树叶、菜叶、花瓣等进行拓印活动,也可运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卷心菜、胡萝卜、花菜等材料进行横切,借助颜料在画纸上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感受各种自然材料的纹理,整个过程幼儿可以尽情发挥,既体验到了创作方式的奇妙,又体验到了玩颜色游戏的乐趣。
(2)染色
    老师和幼儿可以将一起收集来的小草、种子、树枝等材料进行浸、染,在老师的指导下给这些自然材料染上自已喜欢的颜色,也可将染好的作品放在美工区进行装饰。这样,幼儿不仅可以在染色过程中亲近自然,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3)石头画
    教师引导幼儿用油画棒、水粉颜料等材料在造型各异的石头上涂涂画画,新颖的绘画材料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石头造型各异,加之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便会呈现出不同类型的作品,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自然材料在构图中的运用
(1)贴画
    自然界中的树叶、花朵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加之幼儿的想象,可以随意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画。例如:幼儿可以通过剪剪、画画、贴贴等形式,将各类花生、豆子、稻草杆等材料制作成美丽的吊饰、衣服、项链等;将样式各异的叶子制作成标本或挑选脉络较为明显的叶子,进行涂色、拓印、拼贴练习。[5]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其构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沙画
    幼儿喜欢玩沙子,他们会在幼儿园的沙池中用沙子堆小山、起高楼等,但是没有用过沙子米画画。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欣赏“沙画”相关视频,丰富幼儿的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尝试用沙子来画画。例如将沙子铺平,指导幼儿用手指在上面创作;还可以用胶随意在纸盘上涂抹,然后将沙子铺在纸盘上,再倒出沙子,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
3.自然材料在造型上的运用
(1)泥塑造型
    将泥塑与自然材料相结合,例如:将叶子嵌在泥中做“会飞的汽车”;将豆粒嵌在泥中做动物的眼睛;将树枝、树叶嵌在泥中做小雪人等等。但由于幼儿的认知经验不足,教师在活动前可以给幼儿观看相关图片或者视频,给幼儿以启发与灵感,会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远远超过我们成人所想。
(2)蔬菜瓜果造型
    自然材料中也包括了蔬菜瓜果,教师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为幼儿提供土豆、胡萝卜、苹果等蔬果,让幼儿用塑料刻刀进行创造。例如:将士豆刻上笑脸;将苹果制作成篮球;将胡萝卜制作成小蛇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运用切、画、刻等方法,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自然材料的选择应体现适宜、安全的原则
    在自然材料的收集与投放上,教师要注意适宜性和安全性原则。例如:小班适合投放一些像树叶、蔬菜、瓜果这一类比较大的材料;大班可以投放一些像豆粒、种子这一类比较精致、小巧的材料。对于收集来的材料都要进行检查、消毒,确保安全性后才能投入使用。
五、结语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远,让我们聆听陶先生的教诲,怀揣"求真创新、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师陶、学陶、研陶,践行行知思想,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开辟出幼儿生活课程改革的崭新天地!自然材料丰富多样,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发现、创造,去获得美的体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愉悦,他们才能够真正的爱上艺术。更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丰富美术活动的内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铭杰自然材料让美术活动事半功倍[J].学周刊,2017(07):225一226.
[2]王娟.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巧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3]刘雪娇.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的几点尝试[D].中国校外教育,2017(20):138一139.
[4]洪燕农村自然物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8):113一114.
[5]江云.运用农村自然材料提升幼儿美术创作的关键经验[J].教育教学论坛,
2012(40):258一259. 

走进瑞琳| 教学特色| 咨讯中心| 家长园地| 教师天地| 活动锦集|

页面版权所有: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 (原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路瑞江花园103-104号 电 话:0510-68862688 18351568030
备案号:苏ICP备20034713号-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