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卢春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带给我的思想启示

卢春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带给我的思想启示

摘要:陶行知的教育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相当彻底、相当完备的素质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关键词:生活教育  爱  机会  运用
 
古往今来所有的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成才。孩子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吃饭的教育、睡觉的教育、走路的教育、活动的教育……我们要放手孩子,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这让我想起我班的一个幼儿,刚上小班时甚至连鞋子都不会脱,其他生活方面比如吃饭、提裤子更是不会,跟他的妈妈沟通下来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平时工作忙,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爷爷奶奶都异常疼爱孙子,孩子所有的事都包办,这样孩子在生活中就没有了动手锻炼的机会,所以孩子就什么都不会。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父母过度保护或忙碌,由爷爷奶奶照顾,受到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其实,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到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是受不合理的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我们必须承认,生活教育增加了我们的智慧,增加了我们的力量,增加了我们的信仰。我们有吃饭的生活,便有吃饭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有穿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人生活着就是在学习、在成长,它就发挥的影响力很小,如果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对象,那么教育内容就丰富了,影响力也就大了。“生活即教育”意味着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我们要体现 " 生活即教育 " 的育人真谛。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一特殊的时期,由于年龄偏低,很多习惯未养成好,理解能力不强,不懂复杂抽象的概念。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正好为幼儿教育弥补了缺陷,让幼儿教育有法可施。
 
一.让孩子感受爱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幼儿的早期教育是需要得到更多关爱。陶行知之所以是一位优秀的校长,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对教育充满着爱。爱于学生,正如天空于飞鸟,水于鱼儿,雨露于鲜花,阳光于大地。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注意拥有“三心”,爱心、耐心、细心,拥有一颗爱心,爱学生,爱教育。陶行知做校长时,曾用四颗糖果教育了一位用泥块砸同学的男生,其中,陶行知用三颗糖果赞美那位同学好的表现,在同学认识到自己错误,悔改后再奖励其糖果。在教学中往往遇到学习能力不强或犯错误的幼儿,教师要加倍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怀有一份耐心,教育幼儿,正如照顾刚发芽的小苗,要精心浇水、施肥、管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苗的茁壮成长需要园丁的持续不断的照料;教师要细心。在我们班每天入园晨间接待时,我会用心的观察幼儿来园时脸上不同的表情,并根据孩子的表情来与孩子进行不同的交流,一般我都会面带微笑主动的上前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小手问早,而个别有情绪的幼儿我则会蹲下来抱抱或说上几句赞扬的话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情绪有所缓解,而不是指责。在孩子和家长看来都是那么的亲切,让孩子一天的开始就有一个好心情,而家长一天的担心也消除了,我的这种做法换来了孩子、家长的安心、安慰和信任,而我自己也分享到了孩子的开心和喜悦。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同时也要发掘幼儿的潜力,给予幼儿的进步予肯定和表扬。
 
二.给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
 
每一个健康发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是初级层次的,即是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不象一些家长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无从做起。而是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蕴涵着这种契机,教育者一定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活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唱好一首歌,说好一句话或者画好一幅画对孩子来说就是艺术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时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利用幼儿喜欢的一些活动,如音乐、画画、故事等活动更好地启发孩子,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 “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孩子们的轻轻哼唱声中,我们一起来到了幼儿园草坪上。一会儿工夫,我们便捡了两大堆落叶,孩子们围着落叶蹲了下来,我挑了几片,把它们摆成了一个圈,中间放一个棕榈树果,圈外再摆上一根树枝“啊,真像小朋友最爱的小红花!”我惊奇地说。“像大风车”“像向日葵”“像棒棒糖”……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们一起来玩‘小树叶变变变’吧!”在我的提议下,大家积极行动,一会儿,长长的落叶火车开过来了,美丽的叶子蝴蝶飞来了,一条可爱的金鱼游来了,笑哈哈的树叶脸谱也展示在眼前了,孩子们在树叶围成的圆圈中跳啊、唱啊,作为老师的我,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回到教室,孩子们拿出彩色的油画棒,按照自己的想象,把一片片树叶加工成了有趣的动物画,黏贴成了神奇的海底世界……,我不禁得称赞道:“哎呀,没想到这些落叶在你们手里变成了神奇的宝贝啦!你们真能干!”孩子们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让孩子在兴趣中学、在快乐中学、在心情舒畅中学,让幼儿能够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受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引导幼儿巧妙的运用
 
幼儿园的课程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幼儿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幼儿要求的变化。《幼儿园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如还在角色游戏中的理发店,工作人员会空闲到自己玩工具,问之为什么时,幼儿会回答,没人来理发,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平时生活中理发的经过和发现,通过回忆,发现洗头的形式可以从水洗发展到干洗,可以按摩、敲背,这样一来,事情就多了。发现这些后,幼儿就把生活中的理发形式巧妙的运用到游戏中,也更好的学会了理发。在折叠衣服时,有的孩子怎么教都不会,此时老师不是急于求成,不是因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自主发展权,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景练习、个别引导和创编拟人化儿歌((衣服)两臂伸直向前抱一抱,然后弯弯腰)来帮助幼儿等,让孩子反复实践,慢慢习得,从而积累生活的经验,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者要立足于“生活即教育”,充分实践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其科学可取之处,但同时,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生活教育”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创造教育的启迪/张涛、冯月明//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性解读/冯雪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1)
[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思考/肖起清//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试论陶行知教育民主思想的基本特征/敖 洁//贵州大学学报.-2003(2)
                                       
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卢春兰                   
                                                  2018年9月   

走进瑞琳| 教学特色| 咨讯中心| 家长园地| 教师天地| 活动锦集|

页面版权所有: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 (原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路瑞江花园103-104号 电 话:0510-68862688 18351568030
备案号:苏ICP备20034713号-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