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 胡向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 胡向

摘要: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可见,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学前教育,目前关于其实践研究大部分还都集中在城市幼儿园中,而占学龄前人口多数的农村,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需待解决的问题比城市幼儿教育更为突出。针对我国农村学龄前儿童占整个学龄前儿童很大比重的现状,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界定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周岁或七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比如说幼儿在成人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指的是是指对3-6周岁或七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且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学前教育。
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一)农村与城市学前教育的共性
1.学前师资队伍稳定性差 
在很多幼儿园当中,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开销,很多职位由同一个人担任,这个人要在一天的工作当中承担很多的工作,并且工作稳定性也不高,变动性较大,常常出现职位“一天一换”,甚至是“一天几换”的现象。另外,现在幼儿园班级的规模比较大,一个班级内的幼儿人数较多,但教师的人数却非常低,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巨大,无法从各个方面照顾幼儿,常常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例如县级农村幼儿园,教师多数为聘用,无法进行职称评定。职称评定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它意味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肯定和认可,不管她们怎样优秀,工作如何努力,她们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这极大的消解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实质上造成了教师的“隐形流失”。 
长期以来,由于幼教处于教育体系中最底端,使得一些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从事幼教工作,而留在小学任教。我国农村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心从教的心理倾向。这些人相对集中青年教师的群体中。同时,农村幼儿园教师虽从事教师工作,但一直没有教师的身份,工资低,待遇差,随时有被挤占和被任意辞退的可能。由于经济回报太低,社会地位以及保障的不理想, 她们常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  常会因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微弱而自责。农村幼儿教师极差的生存状况,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幼教事业的发展。
 2.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我国的幼儿教师队伍数量剧增,但师资素质参差不齐。虽学历提升不少,从原来的中专、大专到现在遍地开花的本科生,但对幼教专业的实践能力似乎不是很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是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素质提高的模式多种多样,除采用走出去(去外地参观、学习、培训)、请进来(请专家讲座、评析、指导)、鼓励教师进修专业课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幼儿教师学会主动反思,达到自我提升。
 
 
 
 
(二)农村与城市学前教育存在的个性差异
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可以说是重视农村教育政策的延续。由于城乡二元对立的存在,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学前教育也是如此。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由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牺牲农村,保城市”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政策产物。导致的后果是农村与城市在教育上差异急剧增大,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城市儿童存在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匮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园难。
1、城市与农村幼儿园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
(1)城市幼儿园的基本设备全部齐全,拥有各类的经过设计的活动室。
(2)而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条件比较差,质量偏低,因为农村幼儿机构投入没有保障,且收费相比城市来说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没有必要的功能室,而且大部分活动室不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面积狭小,采光、通风不良;设施配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常规保育教育设施寥寥无几。
2、城乡幼儿享受学前教育的权力不平等
(1)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由此产生的学前适龄儿童数量也多。同时,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大量青壮年都进入城镇,使得农村幼儿常常与父母分离,更需要学前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在农村幼儿园稀少的状况下,许多农村地区只能低门槛、易起步的原则,自筹资金,开办简陋的家庭式幼儿园,用以满足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即使如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只有七成幼儿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可见,农村幼儿在教育初始阶段便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享有与城市幼儿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而城市幼儿教育比农村要早,城市孩子很早就被送到托儿所、幼儿园,接受专门的教育。孩子们在这些教育机构学习、成长,了解到社会规范,培养了初步的交际能力,还学习了舞蹈、音乐、基础的文化知识等。而在农村,儿童一般要等到七八岁才开始上小学,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有的地方在小学之前只有一年的学前教育,但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内容都远远不如城市。
3、城乡幼儿教师资源的失衡
相对于城市幼儿教师而言,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中,拥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幼儿教师为初中或高中学历,从未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而影响教学质量。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一般很低,且没有任何福利可言,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险加上幼儿教师的工作很繁重,很少有高素质的人才会选择从事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反之只要有机会,农村幼儿教师一般都会跳槽,这样加大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性。
4、幼儿教师待遇的城乡差距
我国幼儿教师有两大类,即公办和合同制教师。自1993年实行教师聘任制以来,公办幼儿园中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前入职的教师仍保留公办教师资格,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后一般只有少量教师有正式公办身份,而大量招聘临时合同制教师。在民办园里几乎全是合同制教师。这两类幼儿教师即使在同一所幼儿园,其待遇也不相同。合同制教师的工资一般只是公办教师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且没有分房、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评奖的机会等。现实中,长年工作在一线的农村幼儿教师大多处于中年,有沉重的家庭负担,但他们的工资却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难。较低的物质待遇大大降低了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一方面使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得许多优秀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5、城乡父母的教育方式方面的差异
(1)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城市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自身育儿水平的提高;
(2)而在农村,家庭结构多是三代同堂,由于孩子父母忙于务工、务农,孩子多由祖辈代养,这种隔代教育的状况显然要落后于现代父母的亲子教育。农村父母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即是权威,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父母即是真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得不到发散,创造力得不到发挥。
三.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受教育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家长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人还没有把儿童送到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系统的教育。多数家长只看重儿童在幼儿园学到的数学语文等与小学课程相关的知识,忽视了对幼儿音体美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这些落后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管理薄弱,办学条件差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与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分不开的。教育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起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那些办学条件差且不达标的、办学违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整顿;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对办学资源欠缺的学前教育机构给与援助。但在农村,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前教育问题往往被教育部门所忽视,出现管理边缘化的现象。许多办学条件差,没有达标的违规办学现象没有得到整顿,同时许多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办学条件下滑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得到援助,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整体较差。
(三)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口较大。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和学历层次偏低,且不稳定。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可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二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对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重视不够,教师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三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对教师任职资格管理不规范,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编制落实不到位,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由此导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存在优秀教师严重流失的现象。
(四)评价单一,办学小学化倾向
学前教育也叫启蒙教育,是为儿童接受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做准备的。然而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普遍盛行着“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宗旨出现了偏差,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是看成绩好不好这单一的因素,学前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游戏为主而是以学知识为主。
(五)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家园合作面临很大困难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明确与家庭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但目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家外出务工,同时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子女教育问题没有解决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带孩子一起进城,造成了现在中国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由于祖辈年迈,体弱多病,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情况他们也无心顾及,家庭教育出现的严重失衡和真空现象造成幼儿园很难和家庭有效配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就更无法进行。
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拨款较少,特别是拨给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几乎没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学前教育没有充足的办学资金,办学数量不足,办学设施、办学条件比较差,学龄前儿童流失,导致竞争激烈,并且幼师福利待遇不好,不能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留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任教。
(二)是国家教育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没有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以致出现问题。其二,是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没有对农村学前教育实施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问题乃至问题严重化。
(三)是由于农村信奉的教育观念陈旧、不科学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出现问题。当然,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归因不能仅从教育学这一单一的角度进行研究,要多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帮 施成:    近五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2)张朝 于宗福:  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3)张莹: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实证调研及对策分析
(4)张作岭 张莉: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5)顾微微 姚静: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6)冀秋阳:       浅析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及解决措施
(7)严仲连 何静;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 

走进瑞琳| 教学特色| 咨讯中心| 家长园地| 教师天地| 活动锦集|

页面版权所有: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 (原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路瑞江花园103-104号 电 话:0510-68862688 18351568030
备案号:苏ICP备20034713号-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