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陈欢 论文

陈欢 论文

摘要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消极的情感。因此,一直以来如何加强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是幼教老师的重要课题。这一方面在幼儿教育里还没有被重视到。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在当前教育中还无法显露,但是在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问题却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本文中剖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且基于幼师的视角,探讨了幼儿教师该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
关键词:幼儿教育;面部表情;情感认识;问题
一、幼儿情感问题剖析
培养丰富积极的情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为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夯实基础。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应该要剖析自身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并探寻在教育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去制定比较完善的教学策略,提升幼教质量。站在幼儿未来的角度上来评价幼教工作,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看到情感的部分,所以也就是说情感的缺失是现阶段幼教工作的弊端。所以我认为如果想让幼儿能够感受情感,教师需要在教育中融入情感因素,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面部表情。
二、情感体验与幼儿成长的关联
怎样激发幼儿的情感认知有很多种方法,而在这里我着重讲的一种方法是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根据统计,青少年犯罪中的31%是由于从小就缺乏关爱,因为他们没有稳定的家庭,父母离异,没有可靠的亲人来照顾他们使得他们不得不从小就自食其力,他们没有享受过家庭所带来的温馨感、甜蜜感甚至是幸福感。因此他们的心里就会有许多和从小在正常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同的想法,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安全感。有12%的青少年则是由于父母只有他自己一个孩子,所以就对他们过分关注,过分宠爱,导致他们心理上就觉得自己就应该受到重视,应该得到周围人的关注,认为所有人的焦点都应该在自己身上,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当他发现周围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时,那他就会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10%来自贫穷的农村,44%是由于青少年年少无知和冲动所造成的犯罪。
由此可见,情感是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且情感体验与幼儿成长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所以我认为如果想让幼儿能够感受情感,教师需要在教育中融入情感因素,所以也就是这篇本文讨论的主题——如何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
幼儿表情背后的原因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因为孩子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觉得自己的领土受到了侵犯,然后就会主动进攻。
办法:平时的时候,妈妈就应该多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如果有做了好吃的或者有好玩的,都应该分成好几份,然后带着孩子亲自的送到小朋友家里,也可以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想到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家庭里的成员或亲属可能有打人的行为,孩子就会把这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平时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行为,如果有就要及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之后,家长总是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而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去和小朋友沟通,让他们学会不要一和小朋友有了矛盾就会打架,我们要告诉他们有矛盾不要用动手来解决,经常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有了矛盾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平时的时候多教教孩子,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
如何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
用面部表情鼓励幼儿学习
    幼儿在学习时,由于年龄比较小的原因,他们对文字不太理解,但他们习惯用“感受”来代替。尤其是年龄特别小的幼儿,如果老师告诉幼儿怎么做,他们并不理解,但他们会从老师的表情中看出来,甚至幼儿能够感受出来,老师露出开心的表情的话,幼儿就会知道老师对自己是肯定的,但教师要是露出不高兴的表情的话,幼儿就会知道教师是不支持自己当前所做的事情。针对这样,教师就可以用面部表情来鼓励幼儿学习。比如幼儿在玩积木的时候,会摆出不同的形状,这时教师可以用微笑的表情鼓励幼儿继续努力,摆出更好看更有趣的形状。但如果幼儿在玩积木的时候发生了争吵或打人的一些情况,有比较严重的情况时,这时教师就可以用生气甚至很愤怒的表情,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后绝对不会出现这种行为,然后教师可以再慢慢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知识。
(二)用面部表情培养幼儿感情
    在幼儿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如果一味的将“大道理”,幼儿就会不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比如两名幼儿发生争吵,产生了肢体冲突,教师如果总是说打人不对,幼儿就会觉得老师根本不关心自己此刻的心情,不懂自己的委屈。这时候教师应该把两名幼儿分开教育,教师可以抱住被抓伤的一名幼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伤口处,问问他疼不疼,幼儿感觉到自己被关爱了,就会敞开心扉,教师可继续引导幼儿说出打架的原因。幼儿说到委屈伤心的地方,教师也露出难过委屈的表情,教师要一边听一边抚摸着幼儿,露出关心的表情,这时候幼儿感觉到教师是为自己好,就会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此刻,教师再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就会容易很多。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心理因素,外部表情导致了幼儿的心里感应。例如,一个面部表情冷冰冰的教师会让幼儿觉得害怕,对于教师提出来的要求他们可能会照做,但心里却是很害怕的,动机是建立在恐惧的心理之上的。反之对于一个整天不爱说话,面无表情的幼儿,教师也是束手无策。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那个面部表情向幼儿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其次再用情感来软化幼儿的心灵。
(三)笑的作用
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意思不是全都一样的,教师要学会利用“笑”来表达。例如,当幼儿做一些行为不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该用微笑去鼓励幼儿改正。当幼儿讲了一个好笑的笑话时,教师应大声笑来告诉幼儿他讲的很不错。当幼儿做了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时,教师应该用微笑让幼儿知道自己收到了表扬。在这些笑声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教师所对他们表达的意思,让幼儿懂得自己是被老师所肯定的,还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笑的作用,让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加强幼儿的情感认识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
(四)惊奇的体现
幼儿对新事物是永远保持着一种强大的好奇心,那么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教育资源,也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资源。就是利用惊奇的表情进一步激发幼儿要表达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索探究能力。例如,在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幼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之后,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发出一个“哦”?表示疑问的意思,带动幼儿的好奇心,因为疑问是最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的。然后再用惊奇的表情让幼儿感受到疑惑进而继续思考。再者,教师在讲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时,可以利用惊讶的表情渲染现场气氛,引起孩子的兴趣,带动孩子们的情绪,进而达到让幼儿能进行情感认识的目的。
此外,在幼教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的面部表情还有很多,但他们的表达方式都差不多。
三、总结
    所以总而言之,幼儿的情感认识是当前幼教工作中重点要培养的东西,而面部表情又是增进幼儿情感认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教师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之前我所说的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这也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责任,更是当前以及未来教育道路上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 兴,孙叶琴.农村“留守幼儿”情感教育缺失及其补偿对策——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J].科教导刊,2013,(3):163.
[2]宋 珂.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体态语形式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0,(25):233.
[3]邓赐平.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 1 :6 -10.
[4]张 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 [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蔡迎春.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黄煜峰,傅安球,林崇德,沈德立.儿童与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1):1-6.
[7]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0-86.

走进瑞琳| 教学特色| 咨讯中心| 家长园地| 教师天地| 活动锦集|

页面版权所有: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 (原无锡市梁溪区萝莎幼儿园))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路瑞江花园103-104号 电 话:0510-68862688 18351568030
备案号:苏ICP备20034713号-1  

二维码